400-117-1102
ND367产品介绍
审定编号:
国审玉20186059、陕审玉2018028号、国审玉20196066、皖审玉20210020、川引种2019第035号、蒙引玉2020245、(甘)引种【2021】001号、(宁)引种【2022】第2号
植物新品种权号:
CNA20160114.1
品种来源:
本品种由河北豪运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并独家生产经营。
特征特性:
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1.9天,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.4天。幼苗叶鞘浅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浅紫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70厘米,穗位高107.5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。果穗筒型,穗长18.7厘米,穗行数16-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,百粒重35.7克。
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0.5天,比对照郑单958晚熟0.6天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紫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浅紫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94厘米,穗位高123.5厘米,成株叶片数20片。果穗筒型,穗长21.15厘米,穗行数16~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,百粒重38.5克。
安徽省夏玉米区该品种株型半紧凑、穗轴红色、籽粒半马齿型、粒黄色。2018年、2019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:平均株高254厘米、穗位98厘米、空杆0.6%、穗长17.1厘米、穗粗5.2厘米、秃顶长0.3厘米、穗行数17.0行、行粒数34.9粒、出籽率84.3%、千粒重342克。全生育期100天左右,与对照品种(隆平206)熟期相当。
陕北、渭北两年区试生育期平均129.4天;陕南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20.3天。叶鞘深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紫色,株形半紧凑,花药黄绿色,花丝绿色,颖壳绿色,果穗筒形,穗长21-24厘米,秃尖0.5厘米,穗行数18-20,行粒数43-45,叶片数20-21,株高273-285厘米,穗位105-112厘米,雄穗分枝较多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,半硬粒型,千粒重383克,出籽率90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,喜肥水,种植密度为4000~4500株左右。在田间管理上,底肥亩施厩肥1000~2000千克,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千克,锌肥1千克,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千克,授粉结束后增施粒肥以提高粒重。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叶子变黄子粒变硬开始收获。
该品种种植密度为4000-4500株左右。在田间管理上,底肥亩施厩肥1000-2000公斤,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kg,锌肥1公斤,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,授粉结束后增施粒肥以提高粒重。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叶子变黄子粒变硬开始收获。注意防治穗腐病和南方锈病。
陕北、渭北、陕南亩留苗密度3800-4000株;施肥以氮肥为主,配合增施磷钾肥。
安徽省夏玉米区亩播种量1.5千克左右。2.种植密度:一般种植密度为3800-4000株/亩。3.施肥:重施基肥,亩施氮磷钾复合肥(15-15-15)40千克左右;早追苗肥,5-6叶期亩追施尿素10千克;补施穗肥,10-12叶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。4.灌水:及时排涝和灌溉。5.病虫害防治:及时防治病虫害,苗期用2.5%的“敌杀死”药液,配成1500倍药液,防治地老虎;喇叭口期用1.5%辛硫磷颗粒剂以1:15比例与细土拌匀撒入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,注意防治纹枯病、南方锈病等。
种植季节:
黄淮海地区夏播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,东华北中晚熟春播一般在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,陕北、渭北、陕南适宜播期在5月5日以前,安徽省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种。
适宜种植区域:
适宜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、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、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、山东省、河南省、江苏淮北、安徽淮北、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。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、松原市、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,辽源市、白城市、吉林市部分地区、通化市南部,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、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,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,山西省忻州市、晋中市、太原市、阳泉市、长治市、晋城市、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,河北省张家口市、承德市、秦皇岛市、唐山市、廊坊市、保定市北部、沧州市北部春播区,北京市春播区,天津市春播区种植。适宜陕北、渭北和陕南春播玉米区种植。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。